欢迎您来到,质谱网!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2018国家杰青详解:32位“80后”入选 年龄最小入选者仅33岁

发布时间:2019-06-12 阅读次数:5859次

  近年来,中国在引进和培养科研人才方面投入巨大,各大部委相继推出一系列的人才项目,包括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优青项目等,加上已经评选多年的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项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层次人才支持体系。

  纵观中国的各类人才计划和项目,有一个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人才计划和项目对年龄都有着严格限制,例如国家杰青获得者要求申请者不能超过45岁,国家优青申请者要求不能超过38岁(女性不能超过40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请人不能超过60岁等等。对于广大科学家来说,年龄已经成为影响其能否在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8月3日,2018年国家杰青建议资助申请人名单正式出炉,来自112家单位的200名科学家入选。此前,青塔已经从今年杰青建议资助申请人的省份分布、本科毕业院校等进行了分析,今天就来从年龄来分析下今年的杰青名单,重点看看今年“80后”科学家的入选情况。

  2018年国家杰青平均年龄约为41.5岁

  相比前几年,今年杰青候选人平均年龄继续保持下降,杰青的年轻化成为新亮点。根据青塔统计,2018年国家杰青建议资助申请人平均年龄为41.5岁,相比前几年国家杰青的平均年龄略小。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共有32人,这一数据比2017年多12位。此外,1973年出生的杰青候选人(今年刚好45岁)共有34人。

  从国家基金委八大学部杰青候选人平均年龄来看,管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和数学物理科学部平均年龄较低,均只有40岁左右,从具体名单也可以看出这几大学部杰青入选者中“80后”青年才俊非常多。生命科学学部仅次于上述三个学部,杰青候选人的平均年龄约为41.67岁。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医学科学部等四大学部杰青的平均年龄较为接近,均超过42岁。

  这项数据也表明,要想获得入选杰青,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医学科学部等四大学部杰青申请人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

  32位“80后”入选2018年国家杰青

  值得关注的,今年的国家杰青建议资助候选人中“80后”共有32位,占比达到16%。最年轻的杰青候选人是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1985年出生,今年年仅33岁。

  从工作单位来看,这32位“80后”主要来自北京大学的最多,共有5位。其次是清华大学,共有4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3位,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各有2位,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校各有1人入选。

  和去年一样,今年的“80后”国家杰青中,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候选人也最多,共有8位,占比高达1/4,包括王殳凹、伊成器、倪怀玮、周全、肖云峰、袁媛、李震宇、盛国平等。中科大这一数据远超过其他高校,反映了中科大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

  从“80后”国家杰青入选者来看,这32位无一例外都至少入选了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四青人才(国家优青、青年长江、青年拔尖、青年千人)中的一种,其中31人有“四青人才”头衔。“80后”国家杰青入选者情况如下:

  最后来看看今年杰青候选人中的部分“80后“科学家的个人简历(由于人数众多,篇幅有限,仅列出9位):

  苏州大学教授王殳凹

  王殳凹,1985年出生,现为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助理、特聘教授、核能环境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及“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在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锕系元素能源前沿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Glenn T. Seaborg放射化学中心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入职苏州大学。

  长期从事环境放射化学及放射性核素配位化学研究。独立开展工作后近三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4)、J. Am. Chem. Soc.(4)、Angew. Chem. Int. Ed.(3)、Environ. Sci. Technol.(5)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总引用2200余次。多项成果获批国际或中国专利。部分研究工作被美国Discovery Channel、ScienceDaily、美国能源部官方网站、CNN重点报道。在国际放射化学领域会议做大会或主题报告十余次。2012年获得美国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及国际衍射数据中心颁发的Ludo Frevel晶体学奖;2016年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7年获得中国首届分子筛新秀奖。担任中国核学会锕系物理与化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分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环境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后处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辐射与环境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及《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编委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学辉

图片.png

  黄学辉,1984年出生,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1-2016,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职务。入选国家优青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项目。

  黄学辉教授团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作物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作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与生产应用和基因组学大数据的计算生物学方法开发等。

  近年来在Nature、Nature Genetics、Genome Research、Genome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等顶级学术杂志中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Nature 2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Genetics 5篇。担任BMC Plant Biology,Rice等学术期刊编委。

  清华大学教授张强

  张强,1984年出生,清华大学教授。2004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2010年和2011年分别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和德国马普协会弗里茨  -哈伯(Fritz Haber)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能源材料化工研究,尤其是金属锂、锂硫电池、电催化及三维石墨烯的科学研究。曾获得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英国皇家学会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The 2012-2015 Excellence in Review Awards for CARBON等奖励。担任J Energy Chem编辑、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A 编委、Adv Mater Interfaces编委、Energy Storage Mater客座编辑。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ure Commun., Sci. Adv., Chem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所发论文引用10000余次,h因子为56。

  北京大学教授关启安

  关启安,1983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教授。本科和博士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数学所,2013年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担任副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主要从事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作为一位国内自主培养的青年学者,他与合作者的一系列研究工作给复分析这一研究领域带来了全新认识,取得了系列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迄今,他已在包括Ann. of Math.,Invent.Math.等国际顶尖数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湖南大学教授王双印

  王双印,中组部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现为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201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玛丽居里学者)开展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催化剂的表面调控.目前,已在国际著名期刊JACS, Angew. Chem,Advanced Materials,EES,ACS Nano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总引用5000余次,h-index为33。

  北京大学研究员伊成器

  伊成器,1983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通过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发展核酸表观遗传修饰的标记与检测新技术、并研究这些核酸化学修饰的生物学功能。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在芝加哥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后于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大学。

  自回国工作至今,在Nat. Chem. Biol.,Nat. Methods,PNAS等高水平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多次受邀出席国际会议并作邀请报告。至今先后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11 Prize for Young Chemists、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等奖项,并入选了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倩

图片.png

  刘倩,1983年生,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年和2009年本科和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2010– 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在痕量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与溯源技术方面做出了较为系统的工作。兼任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长。目前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4篇,其中在Nature Nanotech.、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等期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1篇,累计被引用2800多次,单篇最高他引270次。2014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并入选中科院卓越青年科学家项目。主持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等。获Shimadzu Young Scientist Award、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孙庆福

图片.png

  孙庆福,男,1983年10月生,博士。2005年本科毕业于聊城大学,200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9月在东京大学获得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日期间曾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青年科学家”项目的资助,并荣获2010年中国留学基金委“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11年10月到2012年1月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研究员。2012年2月赴美国能源部资助下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9月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百人计划”引进到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2014年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并自动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孙博士主要从事超分子仿生自组装及超分子催化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Chemistry,Angew,JACS等刊物上。2013年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到物构所工作,任研究员,课题组长。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所研究员袁媛

图片.png

  袁媛,1980年出生,现任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所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陕西省特聘专家,IEEE高级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英国巴斯大学博士,获英国“海外研究奖学金”。2005年起执教于英国阿斯顿大学,任博导,并获终身教职。2011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回国任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所研究员、博导。

  主研图像视频处理、内容分析、特征提取与压缩,在图像视频方向已发表论文约100篇,约50篇在SCI检索国际刊物, 如IEEE T-IP, IEEE T-CSVT, IEEE T-SMCB, IEEE T-IFS, PR, 和CVIU等。与国内外同行保持紧密的合作与交流,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术活动。任国际神经计算刊物(Elsevier)副主编、国际图像与图形学报(World Scientific Press)副主编、国际多媒体学报(Academy Publisher)编委、国际信号处理刊物(Elsevier)客座编委等。IEEE SMC认知计算技术委员会共主席。约50次任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或会议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