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质谱网!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有机质谱技术与方法

有机质谱技术与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初第一台商用有机质谱仪问世以来,六十多年中有机质谱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甚至与此相关的各级执法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我国形成了一支强大、年轻的有机质谱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不仅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合理使用,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有机质谱学的发展。

  《有机质谱技术与方法》一书的作者,从有机质谱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离子化技术、离子分离方法、高分辨技术、样品预处理及其在线技术等, 使读者对有机质谱方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详尽地叙述目前常用的三种联用技术以及它们的应用,为读者在有机质谱的实践过程中提供获得良好结 果的有效途径。谱图解析也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谱图解析所需具备的基本理论、规则、裂解反应规律等作为谱图解析基本方法和应用实例的必要铺 垫,使读者更容易掌握解析入门的一些窍门。有机质谱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作者把一些最新的技术与方法介绍给读者,以便在有限的篇幅内使读者理解和掌握有机质谱学的动态。

  《有机质谱技术与方法》一书具有精炼和实用的特点,反映了作者高水平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者从事有机质谱分析三十余年,1972年在国内首先使用高分辨质谱仪,其间又操作了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质谱仪器,也包括二次赴美从事生物大分子和生物医学质谱的研究经历。

  书中各章节所述及的内容许多来自作者本人的研究和实践,因而偏重实践也是本书的另一个特点,相信会对从事有机质谱分析的读者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也相信会成为一本受欢迎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爱不释手的参考用书。基于我对作者的了解以及对本书述及的内容,在此书即将付梓之时特作此序。

杨胜利

2010年10月

  前言

  今日的有机质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它的应用领域之广泛以及渗透到生物医学新领域,足以表面它进入了全盛时期。据国际战略指导公司(SDI)2008年2月的统计报告,2002~2007年间质谱仪以平均每年9.2%销售额占据分析仪器之首;2007年,质谱仪器在分析仪器中的占有率为6%,而有机质谱仪器(包括生物医学用的在内)占到90%以上。有机质谱迅猛发展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因素,不过,最重要的恐怕是它顺应各个科学发展阶段的需要,通过技术和方法的创新,满足了各个领域对它提出的要求。众所周知,有机质谱是一种鉴定、检测的分析仪器。大量的实际情况是指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这样,就产生了目前常用的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质谱等联用方法。联用不仅是解决接口技术、实质上是实现离子化方法的创新和分析系统的革新。目前,这种创新和革新同样从小分子检测扩展到了大分子的分析。可以说,广阔的应用范围使它在质谱学乃至有机分析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机质谱的技术和方法林林总总,作者着眼于联用技术和谱图解析方法这两方面。本书在第一章阐明有机质谱的基本概念、仪器的基础上,讨论其本身的技术和方法,这是为了让读者对有机质谱有一个全貌的了解;也是对后三章联用技术的一个铺垫。有关新技术、新方法在第一章的相关节中均有一些内容(例如,低分辨仪器的精确质量测定),尤其是第六节中的样品预处理及其在线技术是目前有机质谱分析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联用技术是当今有机质谱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本书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分别予以介绍;并且在第二章、第三章中以专门的篇幅叙述了它们的实验技术和技巧,根据作者从事有机和生物医学质谱分析的三十余年经验,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在第四章第三节中提及的二维线性离子阱和轨道阱,使本书的离子分析系统的描述更为完整。谱图解析技术也是有机质谱另一个重要分支,在第五章中讨论的谱图解析方法和步骤,反映了作者长期从事未知质谱谱图解析的体验。作者希望通过第五章中述及的理论、规则、裂解规律、谱图解析方法、解析实例以及附录中的一些附表,使读者能掌握谱图解析的基本步骤,为读者开展解析实践提供依据。

  鉴于篇幅所限,作者尽可能由浅入深地阐述和使用有限的实例加深对有机质谱技术和方法的理解。这些实例中除作者自身的实践外,还引用了许多参考文献和资料。作者从众多分析仪器公司和质谱仪器制造厂商提供的资料中获益匪浅,尤其是得到AB SCIEX 公司悉心的支持和汪伟先生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基础的限制,对于书中不妥之处,真诚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和指正。

汪聪慧

用户登录